【数据新闻】高温热浪下1:劳动者的脆弱与威胁
来源网站:www.laodongqushi.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统计数据或调查报告, 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户外劳动, 案例, 高温, 新闻, 数据, 年龄
涉及行业:货车/物流, 建筑业, 交通物流业, 制造业, 居民服务/修理/物业服务, 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
- 近年来高温天气导致热射病案例增多,特别是在7月份,四川、湖北、浙江等中部高温高湿地区的劳动者尤为脆弱。
- 建筑和环卫行业的户外劳动者以及制造业、保洁、物流等室内或半室内劳动者在高温热浪中面临显著的健康风险。
- 高龄劳动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平均62岁)在高温环境下更加脆弱,尤其是那些处于低技能岗位的工人。
- 热射病和中暑不仅与高温有关,还与湿度、海拔等因素密切相关,这解释了为何某些地区的热射病案例更多。
- 面对高温带来的威胁,需要关注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别是那些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高龄和低技能劳动者。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核心发现:本文分析了2022-2024年高温天气下热射病相关的新闻事件,主要发现为:(1)热射病案例主要集中于7月,且以四川、湖北、浙江等中部省份为主,这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2)建筑、环卫行业的户外劳动者最容易受热射病影响,但室内或半室内劳动者(如制造业、保洁、物流工人)在高温热浪中同样面临显著风险;(3)受害工人年龄中位数为56岁,平均62岁,高龄劳动者因无法适应高温环境而更脆弱,尤其在低技能岗位中成为热射病的高危群体,反映了高温对劳动者群体的多重威胁。
关键词:热射病、高温、中暑、户外劳动、建筑工
作者:燕鸥
编辑:深海大贝壳
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1990-2019年期间,中国与高温热浪相关的年死亡人数上升了4倍。而22-24年,中国连续三年达到新的10年平均温度纪录,2024年的极端最高气温41.9℃,比2022年的41.8℃高了0.1℃,创历史新纪录。 2024年≥41℃的高温已达5天,超过了2022年的3天。
气候变迁、高温之下,世界各国都在忧心人类的未来。然而,人类的末日或许还没到来,但许多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者们,已经在这一波波热浪中受到了伤害。我们分析了高温中暑、热射病相关的法庭判决、新闻报道以及相关政策,试图勾勒受害工人们的模样,并提出思考:
- 普遍高温的情况下,热射病集中于哪些月份、地区和气候状态?
- 哪些工人最容易遭受热射病?
- 面对高温对工人的伤害,保护措施是否已经足够?
本文为该系列第一篇文章。我们将探讨2022至2024年间,热射病和高温新闻中工人的具体特征以及这些案例的地域分布,尝试描述高温天气对劳动者的实际影响。
七月是热射病案例最高发月份
以数量来说,关于热射病的新闻报道集中爆发于2022年。这一年中,在河南洗碗厂工作的韦巧连和西安建筑工人王建禄的名字被大众所熟知,他们因高温而去世。在大众媒体的报道后登上热搜,热射病迅速成为关注焦点。
2022年成为热射病进入大众视野的元年,这并非巧合。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温热浪造成的伤害也是罕见的。据柳叶刀《2023年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2022年与热浪有关的死亡人数达到50900人,超过2023年的3.7万人,也超过此前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年。
我们将新闻报道中提及的案例去除重复后,我们一共获得51个案例进行后续分析。统计每个案件的时间分布,结果呈现出,在近三年来,7月都是热射病案例的高峰期。
中部省份热射病案例最多
将我们收集到的51个案例中按照地区分布排列进地图中。我们得到一个有些违反常识的结果。热射病案例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四川、湖北、浙江四省份,甚至刚好在一条纬度线上,连成一条紫色热射病带。而较南方,按理说夏季时间更长的湖南、广东等省份案例数反倒较少。
这样的结果背后可能有一系列自然和产业因素的共同影响,它也表明,热射病并非只与气温有关。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曾研究发现,中暑与城市气象的关联并非只有温度,湿度、海拔也同样对中暑有很大影响。高温高湿的天气最容易造成中暑和热射病,而高海拔地区的城市则可能在同一温度下更容易发生中暑案例。刚好,我们分析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浙江,这都是夏季最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的省份,尤其是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构造。而浙江虽然是临海省份,但主要城市多接近内陆,不像广东、福建的主要城市,无法受到海风影响带来降温。
室内劳动也有风险,多数案例处于高温热浪天气
建筑、环卫是热射病案例最多的2个行业,这符合一般印象。因为这两类工人需要在户外环境下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而且一般工人年龄偏高。但是,我们在统计中也发现,制造业加工厂、保洁还有物流这些一般属于室内劳动或半室内劳动的行业,也有不少热射病案例被报道。而且这些案例似乎更大比例被高温热浪天气影响。这意味着,高温天气下,我们不只需要关注户外劳动者,处于未有效降温空间的室内工作者同样处在危险中。
“高温热浪”是一个气象概念,被定义为连续三天及以上,最高温度超过35度的天气过程。在记录报道中中暑、送医等发生的日期,并结合当地气温数据,我们发现,48个可识别的案例中,有26个处于高温热浪,另有4个处于两次热浪的中间。
高温下高龄劳动者最脆弱
在我们收集的所有案例中,热射病工人的年龄中位数是56岁,平均值为62岁,已经超过了男性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在各新闻报道中,最高年龄甚至达到了75岁。年轻时,这些工人们可能也都在条件更好的工厂内工作。但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大型工厂严格的招聘门槛成为许多工人的阻碍。
如果无法晋升成为技术工或寻找到其他出路,去工地成为多数男性工人上了年纪后的选择,女性工人则大多走向了保洁、环卫、洗碗工等岗位。也有一部分工人选择了一些更不正规、环境更恶劣的小工厂、小作坊。然而,在夏季,这些却又恰恰是最容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岗位。当高龄遇上高温,随着一代代劳动者老去,热射病殒命的案例可能会越来越多。
小结:劳动者面对的高温威胁
在高温的影响下,劳动者,尤其是从事户外体力劳动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群体,面临着极高的健康风险。通过对2022至2024年热射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中部高温高湿地区、处于户外或封闭室内空间、高年龄的劳动者,在高温之下最为脆弱。
当劳动者遭遇热射病或中暑,在工作场所倒下,甚至不幸殒命时,他能获得应有的赔偿吗?而在不幸发生之前,现在是否已经有了应对的劳动保障政策?这也是需要我们拿出放大镜检视的部分。面对不幸,我们不能停留在哀悼,而是透过分析,看见背后存在的结构与问题。
本系列接下来的文章会继续处理相关议题。
数据说明:本文案例为手动整理自新闻数据库。我们使用“热射病”、“中暑”等关键词搜集近三年该数据库中所有相关新闻,并进行人工判断、区分其中属于热射病案例的新闻,去除重复后总共获得 51个案例。工人的行业、年龄、所在地区等信息全部为人工判断获得。高温热浪相关数据来自气象数据结果。
中国劳动趋势发布文章均欢迎转载!请记得说明来源,感谢!
如果你也对于数据新闻、实证资料或文献翻译有兴趣,欢迎你加入我们一起为理解当代中国劳动议题、工人处境贡献一份力!欢迎直接寄信到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在信件中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谈谈你熟悉的劳动议题或相关的实务经验。